12月1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发布上线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数字化网上展馆,全要素、全景式呈现主题成就展内容,广大观众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fjxsd.cctv.cn,即可访问网上展馆,获得沉浸式观展体验,身临其境感受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网上展馆截屏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于9月27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参观了展览。在展览的中央综合展区第三单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更加有力”中,展示着一本来自南宁市青秀区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这个小本本里记录着居民群众向人大代表反映的种种建议、诉求以及相关部门办理这些事项的情况,成为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历史见证。据悉,在全国入选该展览的同类实物仅有5件。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见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也逐步退化,特别是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在家中生活时容易出现摔倒等突发情况,建议加快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贴心。”在这本记录簿中,记录着一条居民李先生提出的建议。
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
这条建议,引起了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注意,在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后,决定以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形式报送至青秀区人大常委会。青秀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交办。青秀区民政局非常重视,组成工作专班到新竹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最后决定对辖区9名老人的家里进行适老化改造。适老化改造户刘盛宁说:“适老化改造配备的产品非常实用方便,特别是紧急呼叫器和防走失智能手环,有了这些设备家人就能安心在外工作了,感谢社区对老年人的关怀。”
这只是《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反映社情民意、畅通群众诉求的一个缩影。群众心声在这里得到回应,百姓难题在这里得以解决……这本小小的记录簿既记录着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也是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民意直通车”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见证。
今年11月3日,广西首家新华书店社区书店——新华书店新竹社区店揭牌。把书店开到社区里,使居民喜不自禁。今年8月18日,新竹社区“两委”举办“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时,部分居民提出了希望在社区开设书店的建议。驻站人大代表覃毓宁记录下居民的意见建议,经联络站开会讨论研究后,决定以人大代表建议的形式向相关部门反映,最终得以采纳并实施。“下班后也能去书店看书买书,小区里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了。”“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平时就喜欢看书读报,关注时事,现在书店建在小区里,我们随时都能去书店看书,给我们老年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居民群众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办事效率和为民解忧的情怀也大加赞赏。
新竹社区代表联络站向居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
据了解,“竹声倾谈”民情恳谈活动是新竹社区收集居民群众民生问题的途径之一。自2016年3月起,新竹社区定期举办“竹声倾谈”民情恳谈活动,每月18日与居民们准时“相约开谈”,辖区人大代表与社区“两委”成员一起走进小区、亭院、楼栋、单位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竹声倾谈”也成为新竹社区最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之一。
提升居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账本
除了“竹声倾谈”民情恳谈活动,社区居民还可以通过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每月10日举行的接待选民活动直接反映问题,人大代表将群众意见一一记录,并及时向居民反馈处理进展情况。一条条群众建议得到办理,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落实,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所展示的这本《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也成了见证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民生账本。
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展出
新竹小区共有75栋居民住宅楼、常住6900多人,空巢老人较多。小区存在基础设施老旧、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化粪池清理不易等问题,因而小区改造成了居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为真实了解居民群众对小区改造的需求,今年年初,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征集到小区改造提升的意见建议31条。经进一步梳理,并再次征求居民代表意见后,确定了新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改造提升和小区化粪池智能系统建设等2个项目为当年实施的改造项目,并以代表建议的形式向街道办事处提出,建议得到了街道办事处采纳并予以推进落实。
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目前,这2个改造项目已经完工投入使用。改造后的新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有理论宣传区、智慧学习区和成效展示区三大板块,站内16个功能室免费向居民开放至晚上9点,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新打造的社区综治中心,增设了办理身份证、出具无犯罪证明的警务自助一体机,成为全市率先实现在家门口办理身份证的社区,居民办理这些事项不需要再跑派出所;新增监控摄像头,实现了“摄像头站岗、鼠标巡查”现代化治理,减轻了社区网格员负担;在小区内引进车辆识别、人脸识别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居民出入小区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大大提高了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引进了260个化粪池检测机器人,通过投放有机分解物减轻化粪池清理负担并对化粪池的危险气体进行监测和终端处理……
新竹小区2栋楼栋长黄友妹说:“驻站的人大代表非常重视倾听收集居民群众的呼声,并把群众诉求转化为代表建议,促使一个个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有事情就找人大代表!’在我们这里成了一种新时尚。”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群众信赖代表的“连心桥”。
全时段全天候运行的“民意直通车”
目前,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共有各级人大代表17名。2019年,在上级人大精心指导下,新竹社区开展了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度融合标准化建设,按“十个一”标准深度打造示范站点,赋予了“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五大功能。
在驻站人大代表的建议下,新竹社区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定期举行接待选民活动日和“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的基础上,利用微信群搭建线上问计献策平台,创新推出24小时全时段全天候“不打烊”网上服务模式,驻站人大代表秉承“群众事,无小事,群众事,我家事”的服务理念,认真收集社情民意,打造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民意直通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居民李先生反映因楼上住户渗水,弄得他家里总是很潮湿,他多次与四楼房主沟通却没结果,双方因此矛盾很大。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获悉后,与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组织矛盾双方召开3次协商会,最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解决了渗水问题,也使这一邻里矛盾得到及时化解。居民兰女士反映,新竹路部分商铺油烟处理不规范,烟管直排向居民生活区,影响居民生活。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把这一情况向青秀区城管部门反映后,城管人员现场查看并督促商铺进行了整改……一件件建议得到了回应,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竹社区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调研
截至目前,新竹社区居民通过“民意直通车”渠道反映的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社会综合治理等急难愁盼问题56件,已有48件得到相关部门落实解决,8件正在研究处理中。
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黄文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好联络站“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的五大功能作用,与“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互补融合,更加积极主动了解民情、汇集民意、关注民生,通过依法履职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努力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宁实践更加生动更加出彩。
作者:覃燕青
编校:黄紫红 王浚宇
主审:王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