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编程网 > 正文

SpringBoot使用@Valid注解+Exception全局处理器优雅处理参数验证

yuyutoo 2024-10-21 12:02 11 浏览 0 评论

目录

一、为什么使用 @Valid 来验证参数

二、@Valid 注解的作用

三、@Valid 的相关注解

四、使用 @Valid 进行参数校验步骤

  • 实体类中添加 @Valid 相关注解
  • 接口类中添加 @Valid 注解
  • 全局异常处理类中处理 @Valid 抛出的异常

五、SpringBoot 中使用 @Valid 示例

  • Maven 引入相关依赖
  • 自定义个异常类
  • 自定义响应枚举类
  • 自定义响应对象类
  • 自定义实体类中添加 @Valid 相关注解
  • Controller 中添加 @Valid 注解
  • 全局异常处理
  • 启动类
  • 示例测试

相关地址:

Spring Servlet 文档:https://docs.spring.io/spring-boot/docs/current/api/org/springframework/boot/web/servlet示例项目 Github:https://github.com/my-dlq/blog-example/tree/master/springboot/springboot-filter-example系统环境:

Jdk 版本:jdk 8

SpringBoot 版本:2.2.1.RELEASE

一、为什么使用 @Valid 来验证参数

在平常通过 Spring 框架写代码时候,会经常写接口类,相信大家对该类的写法非常熟悉。在写接口时经常要写效验请求参数逻辑,这时候我们会常用做法是写大量的 if 与 if else 类似这样的代码来做判断,如下:

这样的代码如果按正常代码逻辑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按优雅来说,简直糟糕透了。不仅不优雅,而且如果存在大量的验证逻辑,这会使代码看起来乱糟糟,大大降低代码可读性,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简化这个过程呢?

答案当然是有,推荐的是使用 @Valid 注解来帮助我们简化验证逻辑。

二、@Valid 注解的作用

注解 @Valid 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数据校验,可以在定义的实体中的属性上,添加不同的注解来完成不同的校验规则,而在接口类中的接收数据参数中添加 @valid 注解,这时你的实体将会开启一个校验的功能。

三、@Valid 的相关注解

下面是 @Valid 相关的注解,在实体类中不同的属性上添加不同的注解,就能实现不同数据的效验功能。

四、使用 @Valid 进行参数校验步骤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用户访问接口,然后进行参数效验,因为 @Valid 不支持平面的参数效验(直接写在参数中字段的效验)所以基于 GET 请求的参数还是按照原先方式进行效验,而 POST 则可以以实体对象为参数,可以使用 @Valid 方式进行效验。如果效验通过,则进入业务逻辑,否则抛出异常,交由全局异常处理器进行处理。

1、实体类中添加 @Valid 相关注解

使用 @Valid 相关注解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参数的实体类中属性上面添加如 @NotBlank、@Max、@Min 等注解来对该字段进限制,如下:

User:

如果是嵌套的实体对象,则需要在最外层属性上添加 @Valid 注解:

User:

UserInfo:

2、接口类中添加 @Valid 注解

在 Controller 类中添加接口,POST 方法中接收设置了 @Valid 相关注解的实体对象,然后在参数中添加 @Valid 注解来开启效验功能,需要注意的是, @Valid 对 Get 请求中接收的平面参数请求无效,稍微略显遗憾。

3、全局异常处理类中处理 @Valid 抛出的异常

最后,我们写一个全局异常处理类,然后对接口中抛出的异常进行处理,而 @Valid 配合 Spring 会抛出 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 异常,这里我们需要对该异常进行处理即可。

五、SpringBoot 中使用 @Valid 示例

1、Maven 引入相关依赖

Maven 引入 SpringBoot 相关依赖,这里引入了 Lombok 包来简化开发过程。

2、自定义个异常类

自定义个异常类,方便我们处理 GET 请求(GET 请求参数中一般是没有实体对象的,所以不能使用 @Valid),当请求验证失败时,手动抛出自定义异常,交由全局异常处理。

3、自定义响应枚举类

定义一个返回信息的枚举类,方便我们快速响应信息,不必每次都写返回消息和响应码。

4、自定义响应对象类

创建用于返回调用方的响应信息的实体类。

5、自定义实体类中添加 @Valid 相关注解

下面将创建用于 POST 方法接收参数的实体对象,里面添加 @Valid 相关验证注解,并在注解中添加出错时的响应消息。

User

UserInfo

6、Controller 中添加 @Valid 注解

接口类中添加 GET 和 POST 方法的两个接口用于测试,其中 POST 方法以上面创建的 Uer 实体对象接收参数,并使用 @Valid,而 GET 请求一般接收参数较少,所以使用正常判断逻辑进行参数效验。

7、全局异常处理

这里创建一个全局异常处理类,方便统一处理异常错误信息。里面添加了不同异常处理的方法,专门用于处理接口中抛出的异常信。

import club.mydlq.valid.entity.ResponseResult;
import club.mydlq.valid.enums.ResultEnum;
import club.mydlq.valid.exception.ParamaErrorException;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HttpStatu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converter.HttpMessageNotReadableExcep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util.StringUtil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validation.BindingResul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validation.FieldErro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validation.ObjectErro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MissingServletRequestParameterExcep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ExceptionHandl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ponseStatu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Advice;
import java.util.List;

@Slf4j
@RestControllerAdvice("club.mydlq.valid")
public class GlobalExceptionHandler {

    /**
     * 忽略参数异常处理器
     *
     * @param e 忽略参数异常
     * @return ResponseResult
     */
    @ResponseStatus(HttpStatus.BAD_REQUEST)
    @ExceptionHandler(MissingServletRequestParameter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Result parameterMissingExceptionHandler(MissingServletRequestParameterException e) {
        log.error("", e);
        return new ResponseResult(ResultEnum.PARAMETER_ERROR.getCode(), "请求参数 " + e.getParameterName() + " 不能为空");
    }

    /**
     * 缺少请求体异常处理器
     *
     * @param e 缺少请求体异常
     * @return ResponseResult
     */
    @ResponseStatus(HttpStatus.BAD_REQUEST)
    @ExceptionHandler(HttpMessageNotReadable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Result parameterBodyMissingExceptionHandler(HttpMessageNotReadableException e) {
        log.error("", e);
        return new ResponseResult(ResultEnum.PARAMETER_ERROR.getCode(), "参数体不能为空");
    }

    /**
     * 参数效验异常处理器
     *
     * @param e 参数验证异常
     * @return ResponseInfo
     */
    @ResponseStatus(HttpStatus.BAD_REQUEST)
    @ExceptionHandler(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Result parameterExceptionHandler(MethodArgumentNotValidException e) {
        log.error("", e);
        // 获取异常信息
        BindingResult exceptions = e.getBindingResult();
        // 判断异常中是否有错误信息,如果存在就使用异常中的消息,否则使用默认消息
        if (exceptions.hasErrors()) {
            List<ObjectError> errors = exceptions.getAllErrors();
            if (!errors.isEmpty()) {
                // 这里列出了全部错误参数,按正常逻辑,只需要第一条错误即可
                FieldError fieldError = (FieldError) errors.get(0);
                return new ResponseResult(ResultEnum.PARAMETER_ERROR.getCode(), fieldError.getDefaultMessage());
            }
        }
        return new ResponseResult(ResultEnum.PARAMETER_ERROR);
    }

    /**
     * 自定义参数错误异常处理器
     *
     * @param e 自定义参数
     * @return ResponseInfo
     */
    @ResponseStatus(HttpStatus.BAD_REQUEST)
    @ExceptionHandler({ParamaError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Result paramExceptionHandler(ParamaErrorException e) {
        log.error("", e);
        // 判断异常中是否有错误信息,如果存在就使用异常中的消息,否则使用默认消息
        if (!StringUtils.isEmpty(e.getMessage())) {
            return new ResponseResult(ResultEnum.PARAMETER_ERROR.getCode(), e.getMessage());
        }
        return new ResponseResult(ResultEnum.PARAMETER_ERROR);
    }

}

8、启动类

9、示例测试

下面将针对上面示例中设置的两种接口进行测试,分别来验证参数效验功能。

|| - 测试接口 /user/{username}

使用 GET 方法请求地址 http://localhost:8080/user?username=test 时,返回信息:

{
    "code": 1000,
    "msg": "请求成功"
}

当不输入参数,输入地址 http://localhost:8080/user 时,返回信息:

{
    "code": 1001,
    "msg": "请求参数 username 不能为空"
}

可以看到在执行 GET 请求,能够正常按我们全局异常处理器中的设置处理异常信息。

|| - 测试接口 /user

(1)、使用 POST 方法发起请求,首先进行不加 JSON 请求体来对 http://localhost:8080/user 地址进行请求,返回信息:

{
    "code": 1001,
    "msg": "参数体不能为空"
}

(2)、输入部分参数进行测试。

请求内容:

{
 "username":"test",
 "password":"123"
}

返回信息:

{
    "code": 1001,
    "msg": "userinfo不能为空"
}

(3)、输入完整参数,且设置 age > 18 时,进行测试。

{
 "username":"111",
 "password":"sa",
  "userInfo":{
    "age":19,
    "gender":"男"
  }
}

返回信息:

{
    "code": 1001,
    "msg": "不能超过18岁"
}

可以看到在执行 POST 请求,也能正常按我们全局异常处理器中的设置处理异常信息,且提示信息为我们设置在实体类中的 Message。

相关推荐

当 Linux 根分区 (/) 已满时如何释放空间?

根分区(/)是Linux文件系统的核心,包含操作系统核心文件、配置文件、日志文件、缓存和用户数据等。当根分区满载时,系统可能出现无法写入新文件、应用程序崩溃甚至无法启动的情况。常见原因包括:...

玩转 Linux 之:磁盘分区、挂载知多少?

今天来聊聊linux下磁盘分区、挂载的问题,篇幅所限,不会聊的太底层,纯当科普!!1、Linux分区简介1.1主分区vs扩展分区硬盘分区表中最多能存储四个分区,但我们实际使用时一般只分为两...

Linux 文件搜索神器 find 实战详解,建议收藏

在Linux系统使用中,作为一个管理员,我希望能查找系统中所有的大小超过200M文件,查看近7天系统中哪些文件被修改过,找出所有子目录中的可执行文件,这些任务需求...

Linux 操作系统磁盘操作(linux 磁盘命令)

一、文档介绍本文档描述Linux操作系统下多种场景下的磁盘操作情况。二、名词解释...

Win10新版19603推送:一键清理磁盘空间、首次集成Linux文件管理器

继上周四的Build19592后,微软今晨面向快速通道的Insider会员推送Windows10新预览版,操作系统版本号Build19603。除了一些常规修复,本次更新还带了不少新功能,一起来了...

Android 16允许Linux终端使用手机全部存储空间

IT之家4月20日消息,谷歌Pixel手机正朝着成为强大便携式计算设备的目标迈进。2025年3月的更新中,Linux终端应用的推出为这一转变奠定了重要基础。该应用允许兼容的安卓设备...

Linux 系统管理大容量磁盘(2TB+)操作指南

对于容量超过2TB的磁盘,传统MBR分区表的32位寻址机制存在限制(最大支持2.2TB)。需采用GPT(GUIDPartitionTable)分区方案,其支持64位寻址,理论上限为9.4ZB(9....

Linux 服务器上查看磁盘类型的方法

方法1:使用lsblk命令lsblk输出说明:TYPE列显示设备类型,如disk(物理磁盘)、part(分区)、rom(只读存储)等。...

ESXI7虚机上的Ubuntu Linux 22.04 LVM空间扩容操作记录

本人在实际的使用中经常遇到Vmware上安装的Linux虚机的LVM扩容情况,最终实现lv的扩容,大多数情况因为虚机都是有备用或者可停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通过添加一块物理盘再加入vg,然后扩容lv来实...

5.4K Star很容易!Windows读取Linux磁盘格式工具

[开源日记],分享10k+Star的优质开源项目...

Linux 文件系统监控:用脚本自动化磁盘空间管理

在Linux系统中,文件系统监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避免因磁盘满而导致的系统服务不可用。通过编写脚本自动化磁盘空间管理,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这一问题。下面...

Linux磁盘管理LVM实战(linux实验磁盘管理)

LVM(逻辑卷管理器,LogicalVolumeManager)是一种在Linux系统中用于灵活管理磁盘空间的技术,通过将物理磁盘抽象为逻辑卷,实现动态调整存储容量、跨磁盘扩展等功能。本章节...

Linux查看文件大小:`ls`和`du`为何结果不同?一文讲透原理!

Linux查看文件大小:ls和du为何结果不同?一文讲透原理!在Linux运维中,查看文件大小是日常高频操作。但你是否遇到过以下困惑?...

使用 df 命令检查服务器磁盘满了,但用 du 命令发现实际小于磁盘容量

在Linux系统中,管理员或开发者经常会遇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使用...

Linux磁盘爆满紧急救援指南:5步清理释放50GB+小白也能轻松搞定

“服务器卡死?网站崩溃?当Linux系统弹出‘Nospaceleft’的红色警报,别慌!本文手把手教你从‘删库到跑路’进阶为‘磁盘清理大师’,5个关键步骤+30条救命命令,快速释放磁盘空间,拯救你...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